这项临床研究或将改变世界对于脑卒中的急救策略 @上海市东方医院副院长李刚
他是“沪疆杯”优秀援疆建设者,曾为南疆地区县级医院完成第一例脑梗溶栓术。
他是有着德国医学博士背景的业务专家,带领着科室在2021年完成了动脉取栓159台、四级手术356台。
他是技术的开拓者,从“神经内科一带一路”的创新性发展模式,到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脑卒中院前急救多中心临床研究(INTERACT4),他始终走在脑卒中临床研究的前沿,探索如何为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他是“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在艰难时刻挺身而出,担任抗疫医疗队队长。他就是上海市东方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教授李刚。
“我们想要探索精准治疗的可能”
脑卒中,有着一个更为人熟知,
也更让人们恐惧的名字:中风。
全世界每年约有1370万人罹患脑卒中,
其中死亡人数高达580万。
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也即脑梗,
占到脑卒中发病率的70-80%。
2015年,
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型脑卒中,
国际上证实了取栓技术有效。
作为神经内科医生的李刚
迅速跟进了这项微创技术。
“有人说,这个技术可以交给别的科医生来完成。”李刚谈道,取栓不是神经内科必须掌握的技术,但他觉得,“我是做这个专业的医生,这是我的病人,我对他最了解。既然技术已经被承认,我就应该掌握这个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于是,李刚就带着团队一起,穿上十几斤重、抵御X射线的铅衣,开始学习取栓术——在直径仅为2mm的血管中,要操纵着导丝取出血栓。这样一次手术,动辄3-4个小时,一个手术下来,脱下铅衣时,全身上下被汗水浸透实属常事。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
目前,东方医院神经内科
急诊动脉取栓位居全市前列。
2021年科室完成动脉取栓159台、
四级手术356台,
学科竞争力位居全市前三名。
尽管在技术上团队已非常熟练,但下一个问题接踵而至:怎样的患者应该选择取栓术,当时国际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接受取栓的患者中,有大约50-60%的患者结局可能并不好,因此,我们想要探索精准治疗的可能。”
2021年,李刚团队联合澳洲学者,在脑卒中领域国际一流期刊《卒中》发表重要成果,“梗死核心增长速度”对于脑卒中血管再通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潜在作用,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开通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据李刚介绍,在CT灌注成像的图像中,红色的部分为核心缺血区,“这些组织是救不回来的。”绿色的区域是已经缺血,但血管若及时恢复畅通,则能恢复功能。若不及时救治,红色的部分会慢慢蔓延至绿色区域。
对于已经缺血坏死的组织,当前并没有更好的策略。据李刚介绍,2019年起,东方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开始探索干细胞疗法的临床研究,“我们当前只是研究了一个点,但确实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获益。”李刚透露,从目前团队做的初步临床研究可以看出干细胞疗法对患者的获益趋势,这一临床研究将会在今年结束,之后将会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这项临床研究或将改变世界
对于脑卒中的急救策略
据李刚介绍,神经元非常重要,但同时也非常脆弱,一旦卒中发生,每耽误一分钟,大概就有180-200万个神经元死掉,也正因此,抢救时间的快慢严重影响着卒中患者的预后。
2014年李刚完成援疆任务,
返沪来到东方医院南院,
他首先将神经内科的诊室
搬到了急诊的门口,
在直径20米的地方,
可以把急诊抢救、CT检查、
抽血检查、医生诊室等区域
全都覆盖,大大缩短了
抢救流程所需要的时间。
同时,病人入院后对于治疗方式的咨询常常会延误宝贵的治疗时间,于是“我想到把谈话放在院前,让急救车上的医生进行提前判断、提前谈话,让这些病人及家属在救护车上就去了解情况,节省院内的抢救时间。”李刚说道。
“我们有一个群聊,叫‘时间就是大脑’。”李刚说道,救护车跟车医生会在接到病人的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到群聊之中,告知对接的医院做好抢救的准备。
在李刚团队的多措并举之下,缺血性脑卒中的抢救时间大大减少。DNT(患者抵达医院至溶栓的时间)国际标准是60分钟,而国内当时比较慢,在90分钟左右,而东方医院南院实现了将时间压缩到30分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项工作产生的最直接影响,
就是李刚团队与澳大利亚学者联合发起了
国际上规模最大的
脑卒中院前急救多中心临床研究
(INTERACT4),
李刚团队是这一临床研究的主体实施方。
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还存在着一些未解之谜,例如,大约有7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会出现血压升高的临床症状,那么在救治时,是否应该对这一症状进行干预?
李刚团队推广的缺血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通过随车医生在救护车上判断病人院前情况,并进行基于科学伦理的分组对照,为揭开这些未解之谜提供了临床研究基础数据等方面支持。
求学阶段,李刚曾远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与许多出国做实验、发论文的求学者不同,李刚关注的始终是临床,“都说国外的医学很发达,我出国的时候就特别想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治疗的。”因此,李刚特意选择了一位在临床工作的医生作为自己的导师。
在李刚看来,基础研究需要有人去做,但是从小白鼠,到人的大脑,中间还要太多的过程,如何让临床病人能够直接获益是当务之急,而这也是他一以贯之的初心。
“医生的成就感不在于拿到多少钱,
而在于掌握了一项新技术,
治好了一个病人。”
李刚说道。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在职业生涯中
他遇到过不止一次的哈姆雷特式抉择:
“要做吗?”
对自己来说,做了不一定好,
反而可能要承担风险,
但对患者来说,试一下,
也许就有活下去的可能。
无论是在各方面条件匮乏的援疆期间,
选择独自一人承担
为患者进行溶栓术的风险,
还是带领着整个科室共同学习
一项又一项新的技术,
他总是坚定地选择:做!
为患者争取更大的获益,
这是一个医生的初心与使命。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分享
↓点赞
↓在看